iDoNews 报不道:不“安全”的百度

时间:2014-08-06 08:53 来源:论坛 作者:卡饭论坛 点击:

导言:做安全软件,技术才是“里子”,是硬性指标。这里百度打了一个擦边球。

纵观近几年的互联网趋势,普遍就是张牙舞爪地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涉水,从别人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,然后分一杯羹。这不,7月22日,百度卫士3.0版本就正式发布了。其中不乏质疑和叫嚣声,先看一下它为何发力安全领域。

360做安全软件,装一个就能带一群;腾讯的QQ应该是所有电脑上都会安装的吧;看个视频都需要安装客户端;而搜狗用个输入法都能瓜分一大片天……回头看看百度,除了搜索貌似什么都没留下。对,他缺一个强有力的桌面客户端!

毋庸置疑,百度的强项在搜索、贴吧和网盘,这些功能都是基于网页实现的。目前在做的几个典型客户端有拼音输入法、百度音乐和百度浏览器。在输入法市场,百度好不容易挤进了搜狗和腾讯的地盘,暂时还不敢加入弹窗和监视等功能。百度音乐的底子基本靠收购的千千静听,模式和界面都还在模仿酷我时期,差异化风格不明确。至于浏览器呢,不瘟不火的,也不能太指望。

再回顾当年著名的3Q大战中,双方交火就是直接借助客户端,在用户桌面强行弹窗对骂。披着安全软件的外衣,可以更加堂而皇之地拦截对手的安装包甚至强行卸载对手软件。在几次大战中,火力同样对准了百度,但是百度却只能干瞪眼。所以,他迫切的需要一款桌面客户端来反击侵略者。

而新时代安全的今天,什么能比一款安全软件来得更有效?互联网的发展,安全软件的定义发生改变,由传统的“杀毒”、“防火墙”开始转向隐私保护、防打扰等方向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大家算得上是同一起跑线,借此切入市场,还有利可图。

抓住了这个大趋势,安全软件不仅可以光明正大的天天升级,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推广自家的其他产品,获取流量。或者,在某个必要操作上干脆增加个默认选项,自动执行。等打下一片江山后,还可以再做个手机客户端,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分一杯羹。

并且,对手全都开始打起了搜索的主意,百度怎么可能只在防守,重在掺和嘛。总之,为了全民安全也好,为了正当防卫也好,还是做款安全软件吧。

那,现在问题来了,百度有优势吗?

我在iDoNews专栏《脸萌,下一个Flappy Bird、疯狂猜图而已》一文中总结过,现在符合用户口味的软件,大多是操作很轻的。这跟快节奏生活和社会承压力有关。而此次百度的口号是“轻、快、智、净”,还是比较高明的。一方面切合了当下的趋势,一方面也强调了自己相对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。

界面上,推陈出新。说实在的,我对百度的界面还是非常有好感的。整体简约风格,小清新路线。俗话说,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。

主界面上只保留了电脑加速、系统清理和安全维护三大功能,入口也确实做得更加简洁了。在很多时候我是比较懒得动脑子的,设立的选项太细只会让我觉得过程冗杂。

资源上,消耗少。安装包大小依然控制在30M以内,比动辄50M以上的同类产品具有先天优势。如果安全卫士在电脑里转个不停,会占用内存极多,电脑速度拉得很慢,对于一些配置较低的电脑尤其明显。百度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,基本感觉不到软件在后台运作,并且在启动软件的瞬间就已经查杀完毕了,用户体验不错。

软件上,不背负流量分发任务。每次使用杀毒软件都有点像相亲大会,总会捆绑各种软件。百度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,不靠流量盈利,自然也不用捆绑太多软件,还节省了空间。只着重推出了几款软件,如抢票软件,视频加速等,这对用户来说都是相当实用的。

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,百度只能先做足“面子”了。

做安全软件,技术才是“里子”,是硬性指标。这里百度打了一个擦边球。因为奇虎360的家底就是当年3721的网络实名搜索团队,所以百度此次宣传的重点放在自己搜索引擎积累的数据上,比如恶意网址库、恶意电话号码等。

不过,云概念确实现在比较火热,而百度云的发展也很强势。百度卫士与百度云相辅相成,以云端数据辅助木马识别,以安全保护云端隐私。未来随着云端分享、云计算、云办公的深化,我相信还是有一点想像空间的。

并且,百度也不是一无是处,它杀毒用的是卡巴芯,俄罗斯人在做安全上还是值得相信的。

还有,百度此次做了账号体系,建立了等级制度和积分体系。从目前来看,确实没有QQ等打通账号有优势。因为QQ可以通过累积账户积分兑换一些腾讯系的服务,而用户对百度这方面的需求明显很多。但是,百度可以借此获取用户数据和行为习惯,进行大数据分析,优化自家产品,从而反馈给用户更好的操作体验。比如说,当你有一天在百度搜索框中搜索“我的电脑为什么会变慢”,此时你的百度卫士就自动弹出来让你做清理了,等等。

当然呢,百度做安全,压力也是很大的。前车之鉴就是百度曾经做死过一款安全产品,百度电脑管家。这款软件做死的原因多种,未差异化竞争,未卡中用户痛点,未依托强势技术等。但就目前来看,百度此次的大方向还是不错的,如果不想重蹈覆辙,我认为还是需要在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上,继续加强。

(责任编辑:往生)